习近平在承德市考察调研
习近平总书记24日在河北省承德市考察调研。他先后来到承德避暑山庄、普宁寺、承德博物馆、双滦区偏桥子镇大贵口村、高新区滨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,围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、宗教工作、民族团结、乡村振兴、养老服务等实地调研。
习近平:发扬塞罕坝精神,在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
习近平总书记23日下午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尚海纪念林。纪念林位于原马蹄坑造林会战区,是塞罕坝精神发源地、百万亩林海起源地。习近平同林场职工代表亲切交流,他强调,你们做的事非常有示范意义,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激励作用和深远影响。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。全党全国人民要发扬这种精神,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好。塞罕坝要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态文明理念,再接再厉,二次创业,在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。
习近平在塞罕坝机械林场考察调研
什么是塞罕坝精神?
精神解析
◆ 使命在身 接续拼搏甘奉献
坚决完成党交给的任务,一定要让荒原披上绿装。
◆ 不畏艰苦 奋斗创新不停步
从拓荒植绿到护林营林,塞罕坝人从未停下创业的脚步。
◆ 绿色发展 赓续初心铸忠诚
荒原变成森林,森林换来绿水青山,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。
绿色发展,是塞罕坝精神的根基。
背景介绍
塞罕坝精神是在塞罕坝从茫茫荒漠到塞北“绿色明珠”天翻地覆的历史变迁中孕育形成的,是几代塞罕坝人在党的领导下创造的旧貌换新颜的人间奇迹。
塞罕坝意为“美丽的高岭”,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,是内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。塞罕坝的115万亩林海,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。
弘扬塞罕坝精神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“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,在‘黄沙遮天日,飞鸟无栖树’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、甘于奉献,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铸就了牢记使命、艰苦创业、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。”
来源:中国普法